22岁女孩做陪诊半天赚200多元,这个新职业悄然兴起

来源:广西新闻网时间:2022-04-20 16:51:35

医生问到患者病情时,小曾让客户直接与医生电话对话,自己在一旁用手机拍摄记录。

近期,职业陪诊在南宁悄然兴起,除了陪患者就医外,还提供代问诊、帮拿药、取报告等服务。记者调查发现,职业陪诊给一些老人、异地患者等特殊群体带来了方便,但目前尚无行业标准。专家表示,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把陪诊纳入新职业目录,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,既造福患者又能拓宽就业渠道。

22岁女孩做陪诊 半天赚200多元

小曾是名22岁的年轻姑娘。今年3月,毕业不到一年的她有了新身份——陪诊员。4月13日上午9时许,记者跟随她来到南宁市的一家医院,体验她的陪诊工作。

“客户要做手术,床位需要预约,可来一趟南宁不容易,便委托我代开住院报到证。”小曾说,手续办好后,患者只需等医院通知再来住院,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。

根据客户提供的挂号信息,小曾轻车熟路来到门诊大楼三楼的耳鼻喉科,在自助机上签到、等待叫号就诊。进入就诊室后,她表明自己的来意,并在医生问到患者病情时,拨打了客户的电话,让双方直接对话。确认患者的情况后,医生很快开好了证明。

事情处理完,小曾来不及多说便急忙赶往另一家医院,帮复诊的客户开单取药、邮寄药品。

当天上午,小曾跑完这两单活,获得256元的收入。

客户多为老年人 特殊人群需求大

小曾说,她的团队目前服务覆盖面囊括了南宁市所有的三甲医院,提供的服务内容有排队取号、就诊陪护、排队取药、取送报告等。“陪诊的目标群体主要是老人、伤残人士、孕妇、异地患者等特殊人群。”

“以前,家里老一辈就医需要人陪诊时,父母一度陷入两难:不陪不行,请假的代价又太大。”小曾认为,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,空巢老人越来越多,陪诊需求会随之增长。今年3月,她和两名同学开始全职做陪诊,目前虽然入不敷出,但她表示会继续摸索。

“除老人外,现阶段另一大需求群体是异地患者,也有个别独自就诊的年轻人。”小曾说,她曾陪诊一名30多岁的女士。“做手术时,她丈夫不在身边,要是没有人陪伴,痛苦是难以想象的。”

30岁出头的吕女士自称在医院里工作,目前兼职做陪诊。“医院大,科室多,很多人对就诊流程不熟,有熟门熟路的人陪同省时又省力。”她说,自己的客户大多为老人。

私人接单者不少 行业发展待规范

记者调查发现,2015年左右,陪诊平台曾风靡一时,相关服务也在南宁短暂出现过。有报道称,一方面是因为政策叫停“医院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”,另一方面是就医的低频性、缺少付费方等因素。

再度兴起的陪诊服务如今发展如何呢?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,全国有不少标注了“陪诊”的App、微信小程序,但面向南宁提供服务的屈指可数,相关客服都宣称自家的陪诊员有医学背景。一些大型网络平台,也涌现出大量的个人陪诊服务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南宁的陪诊服务半天收费在100元~200元,全天收费在200元~300元,如果需要接送需另外收费。某App则以次计费,全程陪诊299元/次,增加接送和提前约号服务的尊享VIP陪诊588元/次。

由于行业尚无制度规范、从业人员鱼龙混杂、收费标准不一,采访中有不少人表示担忧。“混进‘黄牛’或者医托怎么办?”“陪诊过程中,患者出意外责任谁来承担?”“发生纠纷如何维权?”“有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?”“有些人素质不高,泄露患者隐私怎么办?”

“和‘黄牛’不同,陪诊走的是正常的就诊程序,一般不提供挂号服务;也不像医托向患者推荐‘大医院大专家’,实际上我们的服务是从顾客挂好号才开始的。如果一些特殊的患者不懂挂号,可以进行指导,但我们不提供诊疗建议。”吕女士说,她会和客户签免责协议和保密协议,解决顾客的一些顾虑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目前大部分的陪诊确实不包含挂号服务。即使有如上述App推出的尊享VIP陪诊宣称能帮提前约号,但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时,对方明确表示:“没有绿色通道(即无法确定何时能约到想要的专家号)。”

职业如何健康发展 专家律师来支招

对于陪诊这个职业的出现,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,有需求才有市场。一些老人、伤残人士等特殊人群,就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,陪诊的出现能解决这些人群的痛点,适应市场需求。目前,虽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,但应该用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。

行业如何规范发展才能既造福广大患者又拓宽就业渠道?姚华建议,从中长期来看,相关部门可以把陪诊纳入新职业目录,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,对行业进行指导。其次,陪诊员和雇主之间的合作或雇佣关系,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进行规范。再者,可以考虑通过电子平台进行系统管理,比如上述的一些App,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达成业务上的对接,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平台的力量规范从业者的行为,比如设置门槛、组织培训,提高从业者的服务能力。

就陪诊可能被误以为是医托或者“黄牛”的问题,广西欣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清水律师表示,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安心,建议在选择陪诊服务时,尽可能与其签订服务协议,才能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保护,也更好地与“黄牛”或医托区分开来。

如果双方签订了服务合同,进一步明确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,发生纠纷时,患者及家属就可以基于合同的约定进行维权。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合同,则需要保留好有关凭据,比如微信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,证明双方确实存在事实上的陪诊服务合同关系。

王清水特别提醒,患者或者家属要注意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,最好在协议中约定陪诊方的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。医生问到患者病情时,小曾让客户直接与医生电话对话,自己在一旁用手机拍摄记录。

近期,职业陪诊在南宁悄然兴起,除了陪患者就医外,还提供代问诊、帮拿药、取报告等服务。记者调查发现,职业陪诊给一些老人、异地患者等特殊群体带来了方便,但目前尚无行业标准。专家表示,有关部门可以考虑把陪诊纳入新职业目录,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,既造福患者又能拓宽就业渠道。

22岁女孩做陪诊 半天赚200多元

小曾是名22岁的年轻姑娘。今年3月,毕业不到一年的她有了新身份——陪诊员。4月13日上午9时许,记者跟随她来到南宁市的一家医院,体验她的陪诊工作。

“客户要做手术,床位需要预约,可来一趟南宁不容易,便委托我代开住院报到证。”小曾说,手续办好后,患者只需等医院通知再来住院,可以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。

根据客户提供的挂号信息,小曾轻车熟路来到门诊大楼三楼的耳鼻喉科,在自助机上签到、等待叫号就诊。进入就诊室后,她表明自己的来意,并在医生问到患者病情时,拨打了客户的电话,让双方直接对话。确认患者的情况后,医生很快开好了证明。

事情处理完,小曾来不及多说便急忙赶往另一家医院,帮复诊的客户开单取药、邮寄药品。

当天上午,小曾跑完这两单活,获得256元的收入。

客户多为老年人 特殊人群需求大

小曾说,她的团队目前服务覆盖面囊括了南宁市所有的三甲医院,提供的服务内容有排队取号、就诊陪护、排队取药、取送报告等。“陪诊的目标群体主要是老人、伤残人士、孕妇、异地患者等特殊人群。”

“以前,家里老一辈就医需要人陪诊时,父母一度陷入两难:不陪不行,请假的代价又太大。”小曾认为,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,空巢老人越来越多,陪诊需求会随之增长。今年3月,她和两名同学开始全职做陪诊,目前虽然入不敷出,但她表示会继续摸索。

“除老人外,现阶段另一大需求群体是异地患者,也有个别独自就诊的年轻人。”小曾说,她曾陪诊一名30多岁的女士。“做手术时,她丈夫不在身边,要是没有人陪伴,痛苦是难以想象的。”

30岁出头的吕女士自称在医院里工作,目前兼职做陪诊。“医院大,科室多,很多人对就诊流程不熟,有熟门熟路的人陪同省时又省力。”她说,自己的客户大多为老人。

私人接单者不少 行业发展待规范

记者调查发现,2015年左右,陪诊平台曾风靡一时,相关服务也在南宁短暂出现过。有报道称,一方面是因为政策叫停“医院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”,另一方面是就医的低频性、缺少付费方等因素。

再度兴起的陪诊服务如今发展如何呢?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,全国有不少标注了“陪诊”的App、微信小程序,但面向南宁提供服务的屈指可数,相关客服都宣称自家的陪诊员有医学背景。一些大型网络平台,也涌现出大量的个人陪诊服务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南宁的陪诊服务半天收费在100元~200元,全天收费在200元~300元,如果需要接送需另外收费。某App则以次计费,全程陪诊299元/次,增加接送和提前约号服务的尊享VIP陪诊588元/次。

由于行业尚无制度规范、从业人员鱼龙混杂、收费标准不一,采访中有不少人表示担忧。“混进‘黄牛’或者医托怎么办?”“陪诊过程中,患者出意外责任谁来承担?”“发生纠纷如何维权?”“有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?”“有些人素质不高,泄露患者隐私怎么办?”

“和‘黄牛’不同,陪诊走的是正常的就诊程序,一般不提供挂号服务;也不像医托向患者推荐‘大医院大专家’,实际上我们的服务是从顾客挂好号才开始的。如果一些特殊的患者不懂挂号,可以进行指导,但我们不提供诊疗建议。”吕女士说,她会和客户签免责协议和保密协议,解决顾客的一些顾虑。
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目前大部分的陪诊确实不包含挂号服务。即使有如上述App推出的尊享VIP陪诊宣称能帮提前约号,但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时,对方明确表示:“没有绿色通道(即无法确定何时能约到想要的专家号)。”

职业如何健康发展 专家律师来支招

对于陪诊这个职业的出现,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,有需求才有市场。一些老人、伤残人士等特殊人群,就医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,陪诊的出现能解决这些人群的痛点,适应市场需求。目前,虽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,但应该用一种宽容的眼光去看待。

行业如何规范发展才能既造福广大患者又拓宽就业渠道?姚华建议,从中长期来看,相关部门可以把陪诊纳入新职业目录,制定相关标准和制度,对行业进行指导。其次,陪诊员和雇主之间的合作或雇佣关系,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进行规范。再者,可以考虑通过电子平台进行系统管理,比如上述的一些App,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达成业务上的对接,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平台的力量规范从业者的行为,比如设置门槛、组织培训,提高从业者的服务能力。

就陪诊可能被误以为是医托或者“黄牛”的问题,广西欣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清水律师表示,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安心,建议在选择陪诊服务时,尽可能与其签订服务协议,才能最大限度地受到法律保护,也更好地与“黄牛”或医托区分开来。

如果双方签订了服务合同,进一步明确了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,发生纠纷时,患者及家属就可以基于合同的约定进行维权。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合同,则需要保留好有关凭据,比如微信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,证明双方确实存在事实上的陪诊服务合同关系。

王清水特别提醒,患者或者家属要注意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问题,最好在协议中约定陪诊方的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。

标签: 把陪诊纳入新职业目录 新职业悄然兴起 做陪诊半天 职业陪诊在南宁悄然兴起

责任编辑:FD31
上一篇:内蒙古保障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规范运行
下一篇:警惕!9岁男孩沉迷玩手机,颈椎出现严重反弓

精彩图集(热图)

热点图集

最近更新

信用中国

  • 信用信息
  •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
  • 网站文章